西班牙和日本做出一个相同的决定,明朝为何
明朝亡于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上自缢。据说李自成从皇宫里抄出三千万多两的白银和黄金,但这个数字显然是有问题。可以说,崇祯自从登基之后一直在想办法弄银子,万历皇帝存下的银子早就花光了,崇祯又撤掉了矿监、税监,国库和内孥全靠田税、盐铁专卖收入等正税。而朝廷的支出一年比一年高,东北的女真和陕西的农民军都是越打越多,打仗最费钱了,那些正税根本入不敷出,只好不停地加派辽饷、练饷、剿饷。几饷齐下,原本亩产粮食只值半两银子的土地,却需要向朝廷缴纳一两半的正税及加派。凡是加不上税的农户都要被拉去县衙打板子,打得多了以后,居然有人专门替农户挨板子,收费肯定比官府的税要低得多。那么,崇祯上吊时内孥到底还有多少存银?不同史料有几种说法,大致在10万至30万两之间,相比上万人规模的皇宫,这些银子确实少得可怜,难怪李自成会感叹崇祯“君非甚暗”了。那么,崇祯为什么会穷成这样,相当一部分原因却并不在国内,而是跟西班牙和日本有关,这两国在年左右都采取了一项相同的政策,就是减少白银流向中国,日本更是直接禁止白银出口,从而造成了明朝银根紧缩,简单地说就是银子越来越少、越多越值钱了。西班牙人征服南美洲后,掠到大量的银子,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贸易输入了明朝。年,西班牙人对马尼拉的华人进行了大屠杀,遇难者超过2万人,其中很多是明朝商人。明朝与西班牙的贸易急剧缩减,流入的白银自然也变少了。而日本的德川幕府执政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不再向明朝出口白银。这样一来,明朝很快陷入了银荒,银与铜钱的比价最高升到:1,是官定比价的3倍。发生银荒后,富人们出于保值的目的,纷纷把银子窖藏起来,进一步加剧了银荒,而百姓们为了交税,不得不用更多的铜钱去兑换银子,因为官府只收银子,使百姓头上的负担日益沉重,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李自成能从明朝官员家里抄出多万两白银,那时候可没有银行,官员们大都把银子铸成银冬瓜藏在地窖里,然后被农民军抄了个底掉。正史多从政治、民心、吏制等方面阐述明朝灭亡的原因,换个角度也许能看到不一样的天地。如果崇祯有大把的银子,可以同时剿杀起义军和抵抗女真,不用像历史上那样捉襟见肘了,很难说崇祯最后的结局会如何。
上一篇文章: 遛狗走红的西班牙宠物比儿童数量还多,67 下一篇文章: 画家龙文会唯美意境,心生共鸣蓝鹰书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