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进餐时间长,吃饭与聊天并行
在西班牙,进餐时间长,吃饭与聊天并行
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关于西班牙的饮食习惯。看看西班牙人的饮酒习惯就会明白他们之所以是专家的原因了。日常三餐,除了早餐,其余两餐都有酒相伴,特别是葡萄酒。有钱的话,可以喝好酒;钱少也可以喝,因为葡萄酒极品的价格和一般佐餐酒的价格有天壤之别。便宜酒不少,由于酿造的时间短,葡萄的品种稍差,加工条件稍显简单等因素,都可以降低酒的价格,就餐时讲究用红酒配红肉食,用白葡萄酒配白肉或海鲜,餐后可用香槟。但是口感通常不错。
饮酒时,对酒的温度也有一定要求,甚至酒杯也有不同的规制。很多家庭都有自备冰舾,或者调酒的雪克杯,还有各式各样的酒杯(啤酒杯、香槟酒杯、威士忌酒杯、雪利酒杯、葡萄酒杯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享用酒。除了葡萄酒,苹果汽酒也是西班牙特色之一,只不过其名声不如葡萄酒响亮,只要吃的好,西班牙人不在乎是传统的本地风味,还是舶来品,而是兼收并蓄。因为那是国酒。
同时,他们对一些历史悠久的菜式也与时俱进地加以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和现代人的嗜好。以“塔帕斯”(tapas)为例。这是一种小吃,可在餐前吃,也可当下酒菜或者休闲食品过太的品种较少,往往是数量不多的火腿、腌制的橄榄、几片香肠小等等,分别放在小碟子里,供顾客选取。而后,随着不同的食材从国外引进,“塔帕斯”也不断花样翻新,目前已达上百种,如黑布丁、金枪鱼、烤肉、腰花……露馆干脆就卖“塔帕斯”如同一种便餐,快捷而实惠。
美式快餐、意大利比萨、法式大餐、中餐、日餐等纷纷杀进西班牙市场以课一之地。西班牙食客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丝毫没有刺激其民族主义的爆发,也没有打击他们对本国食品的信心。在大中城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以及一些外来名牌快餐早已遍地开花,但是它们只是一种临时性解决饥饿的措施,至多是一些年轻人简单聚会之地,不能担纲就餐主角,因此对西班牙美食并不构成威胁。学生、公司白领、孩子们在平常日子里趋之若鹜,仅此而已。要想吃正餐、解馋、享受还是找正宗的巴伦西亚“帕埃亚”、卡斯蒂利亚烤乳猪、安达卢西亚牛尾、加利西亚章鱼酱……
我们先熟悉一下现代西班牙人的进餐时间表:上午8点一9点:早餐,下午1点:小吃,下午2点:午餐,下午5-6点:咖啡、甜点,晚上8-10点:啤酒、小吃,晚上10-11点:晚餐。
这种进餐时间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没有的,特别是极晚的晚餐和拖沓的午餐。工作日的早餐和午餐内容都比较简单,而晚餐是正餐,一般家庭都很重视,往往全家一起吃饭,饭菜也很丰盛,除了汤,还有以肉、鱼为主的主菜,配菜有各种蔬菜、沙拉,主食有面包、通心粉、米饭等,饭后有咖啡、水果或甜食。酒当然必不可少。在餐馆吃晚餐就更郑重其事了,在着装上往往都比较正式,特别是女士,要佩戴首饰、化妆,因为这不仅仅是吃饭、更是交际。
不少欧美人对西班牙的午餐和晚餐都颇有微词,认为热量过高。确实,在其菜单上出现最多的是牛排、猪排、鸡排、烤牛肉、烤羊腿、煎鱼、炖肉、焖兔肉、火腿、炸虾、土豆煎蛋等菜肴,蔬菜比例小。从分量上看,每一份都相当可观。
近年来,西班牙人对营养与美食的协调性有了新的认识,有些情况在改变,下面介绍一组年前后的数字:西班牙人的水果消费比欧洲平均消费高50%,人均年消费量为86公斤;人均消费酸牛奶14公斤;渔业产品30多公斤(是欧洲平均水平的2倍);牛肉消费比欧洲平均水平低25%;人均鲜蔬菜消费62公斤,加工蔬菜水果17公斤;人均年消费橄榄油12.5公斤(欧洲平均水平相当于西班牙的1/3);豆类消费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奶类比欧洲高30%;葡萄酒消费比欧洲平均水平多2公斤。
说到西班牙人的进餐方式,还要提及的一大特点是:进餐时间长,吃饭与聊天并行。西班牙的餐桌是一个聚会、谈话、交流和交际的场合,“吃”仅仅是功能之一因此,他们吃饭的时间很长,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一顿饭常常要持续1-2个小时。如果是朋友们在餐馆聚餐,时间可能会更长,吃完饭站起来就走,除非有特殊情况,会被视为没教养。当美餐一顿之后,啜着咖啡或白兰地,一边畅所欲言,谈天说地,谈笑风生,这对西班牙人(也包括大部分拉美人)是生活中一大享受。好的,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欢迎大家订阅我们,和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