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高考,让过来人告诉你,学外语是不是
#每天都有新发现#
(作者简介:吕迎春,全国优秀教师,《高校招生》特聘专家,专注高考20年)
先听一听下面这位考生的自述:
我的大一是什么样的呢?
在父母眼里,是儿子锦绣前程的一个出发点;
在老师眼里,是学生远离高考磨难的一个转折点。
而在我眼里,则是另一种苦痛的开场白。
我属于那种被老师誉为“脑子特快”的一类学生,不论多抽象的数学题,老师一讲我就清楚;不论多复杂的物理原理,老师一做实验我就明白。所以,尽管老师们都认为我不是一个非常刻苦的弟子,但学习成绩从没有跳出年级前十名圈外。
“你要是再用点功,考北大清华很有希望。”教我们数学的“刘三姐”经常这么敲打我。
为啥非要上北大清华?上北邮不行吗?听说他们的毕业生每年都被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一抢而空,一就业就是成功人士。
上南航也不错呀,神舟十三号已经上天,人类的未来属于航空航天。
然而,我现在既没有上北邮,也没有上南航,而是上的一所文科大学,学的专业是跟数学、物理八杆子够不着的小语种——阿拉伯语。
这一切,还得从高三说起。
那一年,我迷上了国际军事,成了局座张将军的铁杆粉丝,他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研读,每一段视频我都找来浏览,后来,当我知道他当年上大学的专业是阿拉伯语时,突然就坚定了我的高考志愿。
于是,鬼使神差,我一个理科班的男生,最终上了北京的一所外语院校。
上大学后,意想不到的痛苦接踵而至。
面对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其中的困难和挑战远比想象中大得多。
我学的阿拉伯语号称全世界第二难学的语言(第一难学的据说是中文)。一共28个字母,每个字母12种发音、12种写法。自己算一下28×12=?
它的发音好诡异呀,有的像打嗝,有的像呕吐。上了一星期课,其他语种的同学已经会基本的问候和寒暄了,可是我们班同学就学会一句“你好”,连“再见”都没学会。
按规定,外语系的学生都要选修第二外语,诸如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等,至今我还没听说过谁选修阿拉伯语。
我校日语系曾有一位同学大着胆子报了阿语,听了一节语音课后便拂袖而去,跨出教室大门时,给我们留下一句经典语录:“这个小语种哪是人说的话呀!”。
一学期结束,我挂了两科。
为了迎头赶上,这学期我就又拿出了上高三时那种劲头,焚膏继晷,秉烛夜读,谁知到头来还是这个惨状。
最惨的是口语课,那个埃及大胡子外教只给了我35分,我找他论理,他居然用中国话说:“这已经是对你最大的优惠了!”我晕。
唉唉,据说学外语也需要一定的天赋。
我们班里的几个女生,也没见她们怎么用功,一到星期天她们就去逛街,可是门门都是八九十分。
有的男生也是,像我们系的文艺部副部长“克里木”(他是新疆人),特别热衷于学校的各种演出,逮着机会就登台放歌,可是每次考试照样拿高分,奇了怪了。
辅导员已经找我谈话了,让我做好留级或退学的准备。还说:“你也不要太难过了,咱们系每年都有这种情况发生。”
天哪,我能不难过吗?
吕老师提醒
小语种的称呼实际上是个“小名”,它的“大名”或说“学名”应该叫非通用语。
那么,哪些语言属于非通用语呢?
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有6种语言是联合国目前的通用工作语:
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也就是说,联合国的所有会议都有这些语言的口译,以及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打印或在网上出版这些语言的翻译版本。
除此之外,其他语言当然就是非通用语了。
然而,在我国由于绝大部分中学开设的都是英语,各高校招生的外语专业也绝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所以,在每年的高考中,大家普遍地把英语以外的语种统称为小语种。
我国高校招收的小语种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是欧洲语系,主要包括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荷兰语、瑞典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等;
另一类是亚非语系,主要包括日语、朝鲜语、蒙古语、越南语、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马来语、菲律宾语、柬埔寨语、阿拉伯语、印度尼西亚语、乌尔都语、豪萨语、波斯语、普什图语、斯瓦希里语、僧迦罗语等。
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感想?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