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消息,中国试行6国免签,持普通护照

最近,国人收到一个好消息,外交部宣布,即将试行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试行个人单方免签政策。该政策有效期为年12月1日至年11月30日,期间上诉6国公民可持普通护照免签入境15天,进行商务、探亲、旅游等活动。毫无疑问,这对国家发展经济有重大利好无需多言,免签政策的放宽有助于促进双边商务往来与投资。以年为例,中国前往欧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为亿美元,而欧洲对华投资约为亿美元。在免签便利的影响下,预计两地的直接投资和商务活动将增长5-10%。在消费层面,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境内的外国游客消费总额达到亿美元。假若免签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哪怕是1%的增长,也有可能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从旅游领域看,此举可极大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旅游业的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报告,国际旅游者的流动性与旅游目的地的签证便利性成正比。之前实施的免签措施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比如泰国、日本等国给予中国游客免签待遇后,中国游客的访问量显著上升。以数据为基础,我们可以推测,此次免签政策可能会引起每年至少5-10%的增长率。假设每个游客平均消费美元,那么每增加10万名游客,意味着将为接待国带来额外的2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在对外开放战略方面,试行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位列第31位,此项新政策将有助于中国进一步改善其营商环境排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免签政策能提升参与国之间互信和合作的便利性,从而推动项目合作和贸易流动。如果通过免签促成的额外贸易额按照年均增幅1%计算,考虑到“一带一路”涉及的巨大贸易体量,这将为中国带来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额外贸易价值。从国际形象来说,这种政策的宽松会传达一个信息:中国愿意拥抱全球化,并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便利。二十国集团(G20)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论坛上,中国一直倡导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免签政策的实施,中国可以在实际行动上彰显其致力于建设全球共同体的决心。在公共外交上,免签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外国公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根据《年国家品牌报告》,中国排名第二的国家品牌价值为19.万亿美元。此次免签试行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试行免签政策,也能看出我们国家越来越自信了过去,中国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开放免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外交对等原则、中国护照持有者移民倾向重、中国人口体量大。外交对等原则是国际间开展外交往来的一项基本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我对你怎样,你也应该对我怎样”。在签证政策上,如果某国对中国公民免签或者提供便利,中国往往会根据这种友好互动考虑对该国公民实施类似的待遇。但长期以来,很多国家对中国公民的签证要求相对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免签开放。中国护照持有者过去被认为具有较强的移民倾向。据联合国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万人居住在海外,是世界上海外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出于对非法移民和滞留的担忧,一些国家对中国公民实行更为审慎的签证政策。中国庞大的人口体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4.12亿。如此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即使只有很小比例的人口申请出境旅游,也可能对目的地国家的社会管理、公共资源等构成压力,因此中国在对外开放免签时必须谨慎考虑。近期中国宣布试行扩大免签政策,这表明几个重要信号:一是中国国际形象及公民素质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护照持有者的接纳度逐渐提高。中国公民出境游的素质普遍提升,被视为高消费且遵守法律的旅游群体。二是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互信加深。此次免签扩大的对象包括法国、德国等欧盟核心国家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反映出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友好与信任,也意味着在外交层面已经取得了相应的互惠协议。三是国家越来越有自信了。国内经济的大幅度提升,在基础建设与人文方面的快速进步,中国民众在国内的生活体验比国外更好,移民倾向大幅度减弱。比如我们常说的治安问题、环境与卫生问题,以及手机快捷支付等,国内的体验都比国外好太多。虽说此次试行免签是单向的,也就是说中国对外国公民免签,但对方对入境中国公民没有实施对等的政策,但这毕竟是双向免签的第一步。此次试行免签政策后,如果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将来肯定会逐步扩大免签范围,让国家在更大层面上与国际进行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