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者亲历西班牙战疫人民网
“我们建立的医生交流平台上,已有超过名医生,覆盖近四十个国家。各国医生们在群里提出与新冠疫情有关的疑问,来自中国的一线医生根据其临床经验解答。志愿者每天进行中西和中英的翻译和校对,尽快回复给提问的医生。目前翻译解答的问题已超过个……”
这是一份来自西班牙的中国志愿者组织的成绩单。
5月底6月初,一度成为欧洲疫情中心的西班牙终于开始逐步解封,从新冠疫情中逐渐复苏。不为人知的是,在西班牙疫情逐渐好转的背后,有一群华侨华人志愿者在默默地付出。
他们来自不同的志愿者队伍,却有着同样的想法:为中外抗疫合作贡献一份力量,为分享中国经验传递一份声音。
西班牙“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联盟”工作照(图片由联盟提供)
华人在西班牙建起多个志愿者联盟
三月初,西班牙新冠疫情大暴发。当时西班牙国内对新冠病毒了解甚少,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显得措手不及。“一些西班牙医生很希望了解中国的抗疫经验。于是我们帮忙联系了有相关经验的中国专家,并为他们的沟通提供翻译协助”,西班牙“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联盟”组织人之一李娅女士介绍。
当时西班牙的疫情发展迅猛,李娅等组织者意识到他们必须快速做出反应。“随着西班牙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班牙医生来向我们寻求帮助,我们也意识到这项工作需要更好的组织和专业的流程”。于是他们决定在西班牙各大学和社交平台招收志愿者。没想到,不到两周的时间,志愿者联盟从十几个人发展到一百五十多人,截至目前已有两百多人。
一呼百应,这支最初向西班牙医生提供翻译协助的小规模华人志愿团队,迅速发展成一条上百名多国籍志愿者组成的拥有八个部门的“抗疫生产线”。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在联盟里担任了不同的角色,从翻译、审核、美工到协调、采购、物流等等。
他们举办了多场网络研讨会,分享国内和西班牙医生专家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主题包括隔离、防护、诊断、治疗、案例研究、医院管理、病理学研究等等。组织医疗物资捐赠方面,联盟目前已向中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菲律宾等国家的一线医生和机构组织捐赠了价值约6万欧元的医疗防护用品。
“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联盟”是西班牙多个由华人发起的志愿者组织中的其中一个。据中国志愿者、在西留学生何东旭介绍,除了搭建中西医生在线桥梁,协助中西医生交流工作的志愿者组织外,中国人发起的志愿者组织还有翻译志愿者团队,协助语言困难侨胞,帮助侨胞在就医过程中需要的语言支持;笔译工作团队,翻译国内新冠疫情医疗手册,医院和医务人员做参考等等。
纷纷行动起来的中国志愿者,成为中西合作抗疫的一支生力军。
中国留学生成为志愿者群体的中流砥柱
目前在西班牙攻读转化医学博士三年级的刘润菡,还是一名流行病学在读研究生。
加入志愿者联盟之后,刘润菡负责对相关文献、问答和讲座课件的医学翻译和校对。医学的专业性很强,要精准翻译西语医学词汇实属不易。刘润菡表示,她曾在十一年前,作为中国-古巴奖学金项目的公派留学生,赴古巴进行为期6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这次疫情出现后,第一时间参与了相关流行病学的研究。刘润菡表示,祖国当初培养西班牙语医学人才的初衷,也是为了促进在医学领域的交流和发展,打破语言的障碍,促进医学知识的传播。这次疫情,对自己无论是医学上还是语言上都是一次实战考核。
志愿者刘润菡(照片由所属志愿者联盟提供)
在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就读的周彦和在科尔多瓦大学就读的何东旭,则是在收到了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的消息后,决定加入使馆志愿者队伍,参与处理包裹状态的追踪、包裹通关困难和缺失报关文件处理等工作,解决疫情下物流难的问题。
工作听起来简单,实则需要反复与国内外各方沟通、核查信息,工作繁琐复杂。对于周彦和何东旭等学生来说,志愿工作中涉及的清关、国际邮寄等知识盲区,更是只能靠一遍遍查找资料和沟通来获得。
周彦介绍,志愿者们为了能有效的解决包裹滞留的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快递公司的国际邮寄流程作、搜集每个公司关于疫情期间寄件的注意事项、了解西班牙海关的运作流程,以及其各个部门在疫情期间新出台了哪些特殊规定,针对口罩等防护物资有哪些限制等。
经过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侨胞等到了国内寄去的包裹,从中国寄到西班牙的医疗物资也及时抵达。
志愿者何东旭说,“疫情期间大家无法查询到包裹状态,可能因为我们提供的一条准确的信息,他们就能感到心安。
快速分享宝贵经验是支撑志愿者的最大动力
在最危急的几个月里,志愿者们牺牲了很多私人休息时间。“除了自己的课业学习或本职工作,还要兼顾家庭。”谈起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李娅很感动。“比如,在国内的医生专家和在西班牙的华人医生,他们本身工作都很辛苦,经常加班加点,但很多次他们深夜回到家里还抽出时间来帮助我们解答疑问,准备讲座或者审核资料等等”。
李娅参与组建的志愿者联盟从三月底开始筹划每周的中西双语讲座直播,共计六场。内容涉及从隔离防护到诊断治疗、重症治疗,医院管理和护理干预等。“当时每周的专题讲座可以筹划的时间很短,周一周二和国内的医疗专家确认内容,准备中文课件,周三完成第一次医学翻译,周四彩排和疑问讲解,周五最后校对,周六网络直播……
“连续六场的医学直播,医疗专家们无论多晚都会耐心给我们讲解,工作组成员也是无数个夜晚在一起语音校对翻译文稿到凌晨。支撑整个团队高强度工作连轴转的动力就是大家都希望能把国内医生专家的宝贵经验尽快准确地分享给各国的医生。”李娅向记者介绍。
科学不分国界,合作战胜疫情
医院医务部主任、急危重症中心主任刘杰博士是国内专家志愿者之一。受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联盟的邀请,他在线与近20个西语国家数百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防控经验交流,并对患者中的几类特殊人群救治经验进行了分享。“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面对世界范围的疫情,能够与西语国家的医生同行分享经验,是我的荣幸,更是一名医生的责任。”刘主任表示。
外籍医学专家及医务工作者对这次与刘杰主任的经验交流大加赞赏,一名来自哥伦比亚的医生感激地说道:“刘博士为医院管理方法,课程内容很全面,对我们帮助很大!”
志愿者、华人医生纪子宸(照片由所属志愿者联盟提供)
西班医院呼吸科的华人医生纪子宸也是联盟的一名志愿者。医院里第一批担起新冠救治重任的医生,负责指导了全院普通病房里的呼吸支持系统的使用。目前他负责新冠药物的临床研究。
在联盟志愿工作中,让纪医生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西班牙呼吸协会发布关于恢复肺功能检查的指导建议的第二天,他收到西班牙医生关于恢复肺功能检查的咨询,对方表示想了解中国的做法,希望学习其经验。“这时候我的感受是,祖国的医学强大了!”他自豪地说。
李娅表示,中国志愿者团队只是把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医生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志愿平台建立两周后,秘鲁、智利、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其他西语国家的医生也加入进来。“一开始大部分是西语国家的医生,但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我们也希望借助平台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国家,又开设了一个英语群方便交流。因此现在也有来自亚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国家的医生进入我们的平台。随着欧洲疫情的缓解,慢慢也有欧洲医生加入了分享经验和知识的队伍中。”李娅说。
西班牙有句话:“朋友像鲜血,奔向受伤之处,无须召唤。”全球疫情下,中国人用善良无私,写下中西友谊的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07.html